新闻资讯>详情

智慧工地”助力渝北219个在建项目全部复工

新闻来源:澎湃新闻日期:2020-04-18

“智慧工地”助力渝北219个在建项目全部复工

        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项目复工。疫情期间,渝北区充分发挥“智慧工地”作用,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技术,强化建筑工地人员动态精准管理,实现防疫安全、施工安全“双保险”,助力全区219个在建施工项目全部复工复建。

        “智慧工地”构建了一个覆盖“建设主管部门、企业、工程项目”三级联动的管理体系。它以互联网+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,通过工地信息化、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应用及施工精细化管控,实现建筑工地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五大环节安全管理的数字化、精细化、智慧化管理。通俗地说,“智慧工地”让建筑工地长出了“眼睛”“耳朵”“鼻子”和“嘴巴”,它看得到违规、听得到噪音、闻得到粉尘、尝得出污水,让工地变得“聪明”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渝北在2017年率先在全市建成了区级‘智慧工地’平台,并实现了与市‘智慧工地’平台的数据共享。目前,全区已有80余个经市住房城乡建委认定的‘智慧工地’,其它工程项目也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‘智慧工地’的有关应用,将在今年申报验收。”区建筑综合执法支队技术负责人黄建忠告诉记者,按照市住房城乡建委出台的《“智慧工地”建设技术标准》,渝北“智慧工地”平台包括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、施工现场实时视频监控系统、施工现场环境监测系统、塔吊“黑匣子”、施工升降机“黑匣子”、扬尘噪声监测、危险性较大工程监管系统等12项“智能化应用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,“智慧工地”大显身手。为加强疫情防控、人员情况掌握,2月上旬,针对陆续返岗的建筑从业人员,区住建委及时对“智慧工地”平台进行了“升级”,深化实名制管理系统功能,联系后台有关技术支持方开发出人员精细化管理的小程序,推出方便测温的人脸识别设备,助力建筑企业做好复工准备。这些升级,可实现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记录、轨迹追溯等功能,能提高项目复工后对人员监控能力。另外,为方便非重点防疫区人员顺利返渝,区建筑综合执法支队在各在建项目积极推广运用“渝康码”,助力项目做好复工的各项准备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通过该小程序,我们能对每个返岗复工的管理人员及工人的活动轨迹、接触情况进行梳理、统计,能有效发现哪些工人不符合复工条件。”中建三局三公司项目管理人员丁秀平向记者展示小程序的作用。每个返岗员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,进入小程序进行数据录入;然后,项目管理人员可通过PC端进行数据整理。

        据介绍,该小程序还可根据复工人员填报的数据,自动生成防疫日报表、防疫信息综合表等,并纳入实名制管理系统。有了这些数据,建筑工地进出口的智慧门禁系统,便可对项目进场人员进行体温度自动检测据记录、比对报警等。

        施工人员进入工地作业时,检测设备会对其进行人脸识别实名验证,并同时进行体温自动检测。如发生非工地人员进入或体温较高等异常情况,系统会自动预警,并立即将数据上报至智慧工地后台。同时,塔吊“黑匣子”、施工升降机“黑匣子”等能实时掌握各设备运行状态,提高安全质量防控能力,确保塔吊、升降机等特种设备的指挥、驾驶人员人证相符、备案与实操人员相符,从而避免出现安全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充分发挥智慧工地平台的远程监控,加强施工现场巡查管控。”通过远程视频监控,方便了监督人员对所管项目的监管,也有利于监督人员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,并督促项目管理人员尽早消除安全隐患,做到“安全隐患早发现、隐患苗头早消除”,避免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确保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,区住建委通过开展“建安”1号集中执法行动,重点查处人员管理措施不到位、安全措施不落实、盲目抢工期、工人不佩戴安全帽作业等重点安全问题,本月共检查219个/次工地,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15份,确保了复工项目安全、有序建设。


敦锋科技
基于AI的行业智慧监管服务商

敦锋(武汉)科技有限公司

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航域一区A1栋502

敦锋科技成都分公司

中国(四川)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蜀锦路88号1栋2单元47层1号

北京敦锋科技有限公司

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甲36号5层5014号-476号

敦锋科技深圳分公司

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荔湾社区前海路0070号泛海城市广场2栋401

Copyright ©2022 敦锋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:鄂ICP备17011401号